法律服务

文章标签: 企业申报人数工资是否发工资

通过这样发工资避税?已有企业被查、被罚款

  • 法律服务
  • 2025-02-05 17:39:06

最近,有不少人发现在个税APP上,自己的信息被企业冒用。比较严重的,警察和税务机关部门都已经介入。广东省鹤山市税务局稽查局根据举报信息,对某制造企业实施税收检查,通过核查“账实”差异、细审工资费用数据,查实该企业冒用他人身份信息,采取虚列人员、分解工资的方式逃避代扣代缴义务,偷逃个人所得税20多万元。面对稽查人员出示的证据,企业承认了违法事实。该局依法对企业作出追缴税款、加收滞纳…

文章标签: 注销公司吊销清算王思聪林宁

王思聪母亲林宁18家公司注销或吊销,其中细节你知多少?

  • 法律服务
  • 2025-02-05 17:25:25

日前,“国民老公”王思聪因投资熊猫TV失败,引发多起投资纠纷,资产被冻结,连收数道限消令。12月26日,普思资本发布公告称,熊猫互娱近20亿元巨额投资损失全部由普思投资及实控人承担,也就是由王思聪一力承担。目前,王思聪限消令已经全部撤销,香港媒体报道称是其妈妈林宁拿出一个亿来为儿子还债。不过,现据企查查等数据显示,林宁名下的18家公司全部处于注销或吊销状态。其中,林宁担任法定代表人的15家公司…

文章标签: 财务虚开开发票处罚并处有期徒刑

企业虚开发票会受到什么处罚?

  • 法律服务
  • 2025-02-05 17:28:40

近年来,有关部门加大了虚开发票的查控力度和处罚力度,严重者追究刑事责任。圣大财务在此建议企业,合法经营,珍惜信用。.虚开发票会受到怎样的处罚?一、虚开发票的税务罚款法规规定,虚开发票的,罚款如下:1、没收企业的违法所得;2、虚开金额在1万元以下的,税局可并处5万元以下罚款;3、虚开金额超过1万元的,税局可并处5万-50万罚款;4、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二、虚开普票的刑事处罚企业虚开普票…

文章标签: 职工工伤职业病工伤保险劳动鉴定

职工的工伤保险义务都有哪些?

  • 法律服务
  • 2025-02-05 17:27:05

职工在工伤保险和工伤预防方面的义务主要有:1.遵守有关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预防工伤事故发生,减少和避免职业病的危害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四条第二款规定用人单位和职工应当遵守有关安全生产和职业病防治的法律法规,执行安全卫生规程和标准,预防工伤事故发生,避免和减少职业病危害。2.在劳动过程中必须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正确使用劳动防护用品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第五十七条规…

文章标签: 2019劳动合同原告被告旷工请假

微信请假算不算旷工?有说法了!

  • 法律服务
  • 2025-02-05 16:35:33

案情简介2007年10月1日,原告张某与被告某酒店有限公司签订《劳动合同》,合同期限为一年,后多次续签《劳动合同》至2019年9月30日。约定被告对原告实行以年为周期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原告工作一日休息一日。2019年7月1日,原告因病去医院诊疗,通过微信向部门负责人请病假一天。微信聊天记录显示,部门负责人在收到原告请假的信息后回复“理解,身体是第一位的”。2019年7月3日,被…

文章标签: 免征车辆购置税汽车住房新能源

这些税收优惠您是否可以享受?

  • 税收筹划
  • 2025-02-05 17:25:03

1.一般纳税人销售其委托其他单位研发,并自己做了著作权登记的软件产品,是否可以即征即退?答:1.取得省级软件产业主管部门认可的软件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证明材料;“纳税人办理软件产品、动漫软件增值税即征即退手续时,需提供省级软件产业主管部门认可的软件检测机构出具的检测证明材料。2.取得软件产业主管部门颁发的《软件产品登记证书》或著作权行政管理部门颁发的《计算机软件著作权登记证书》。2.符合哪…

文章标签: 执行合同付款成本条款预算

大中小企业的财务人员如何审合同?

  • 法律服务
  • 2025-02-05 15:32:36

1. 合同对方属于垄断企业,财务人员对各项条款能掌握的主动权很低,那就主要做好风险规避。例如,前段时间某创业板的公司蹭热点爆出和抖音有合作,违反了双方签订的保密协议,造成了合同解约,股票连着几个跌停。虽然这个事情不都是财务的问题,但也说明了合同执行过程中,做好风险规避必不可少。2. 用现金流和损益角度分别审核合同。(1)现金流角度要保证这个合同的现金流是正的(即合同收入金额>采购…

文章标签: 公司义务姚某竞业违约金违反

跳槽带走公司潜在合作伙伴,失信员工被判赔50万

  • 法律服务
  • 2025-02-05 15:31:14

据报道,近日,上海市徐汇区人民法院审理了这样一起案件,一审判决姚某支付违反竞业限制义务违约金50万元。后二审以调解结案,双方在协商基础上就金额作出了部分调整。原告某科技公司经营上海一家租车平台并发展代步车业务。2018年2月,姚某以业务发展经理的职位入职该公司,负责对接客户商谈业务,双方签订了劳动合同、保密协议等。入职后,姚某负责开拓市场,在工作中与一家保险公司有了接触。在尚未与…

Now consult, will get more discount.

现在咨询,将获得更大折扣优惠
以及一份专业财税解决方案,让您轻松了解财税要点及流程

客服

扫码联系客服扫码添加微信

电话

18025150032 7*24小时服务热线

微信

扫码联系客服扫码添加微信
顶部